稳经济,关键是稳企业。今年,扶“微★★”助★★★“小”的机制体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:小型微利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政策延续实施★★★,财政加力支持4万多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,市场监管部门引导平台企业用流量帮助平台内商户提升品牌知名度★★、扩大市场交易量……聚焦疑难★★、靶向施策,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突出问题★★★,帮助经营主体渡过难关★。
统筹消费、投资,助力内需回暖。西部陆海新通道、东北黑土地高标准农田★、“三北★”工程建设……用于“两重★”(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)的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实到位,加力支持重大战略、重点工程建设。安排3000亿元用于加力支持“两新”(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)工作,助力产业升级,优化供给水平★★,更充分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。
★★★“只要我们坚定信心、真抓实干,积极主动应对问题和挑战★★★,一定能推动经济发展态势向好向上、结构向优向强★。”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。(记者 王观 屈信明)
“近期,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好转★★,经济运行呈现出回升向好态势,这是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持续加力的积极成果。”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认为★,牢牢把握经济发展规律,科学高效决策,强化政策统筹,既注重宏观调控★,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,充分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★★★。
“我国宏观调控决策高效,逆周期调节手段果断有力★,解难题、化风险;同时跨周期调节手段科学精准,积蓄新动能,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。★”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说。
“今年我给新房置办了智能冰箱、洗烘套装和新风空调,政府补贴叠加门店优惠,省了将近1万元★★★。★★★”江苏南京市民李先生实实在在感受到“两新”政策的利好★★★;
“研发低碳胶凝材料,把钢渣★‘吃干榨尽★’★★。政策支持是企业坚定向‘绿★’向★‘新★’的底气。★★”河北省武安市新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田海奎说,近三年来,公司累计享受环保税减免525★★.75万元★★★,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4138万元。
★“多亏有500万元信用贷款,我们能够尽快新建厂房和生产线。★★”抢抓市场机遇★★,湖南汝城县阳光户外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何雄文信心十足;
眼下★★★,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的顺水河★、南澧河、沙洺河夹道调蓄工程建设正酣。这是河北省今年29个国家重大项目之一,也是邢台市增发国债水利项目之一,建成后将有效提升防汛减灾能力★。
今年以来,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,宏观政策更加强化精准“滴灌”,推动更多资金流向重大战略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★★★。
★“我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政策储备★”“中央财政在举债和提升赤字方面还有较大空间,其他政策工具也在研究中”★★★“2025年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进一步优化投向”“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”……从有关部门负责的话语中可以感知★★,宏观调控措置裕如,政策工具箱“储备”丰厚。
今年,3.9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为历年之最,截至10月20日,各地累计发行专项债券3.63万亿元,占全年额度的93%,支持项目超过3万个。
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,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★★,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,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,打好政策★“组合拳★”,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、针对性★★、有效性★。
利用专项债等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、支持收购存量房,将“金融16条★★”和经营性物业贷款等政策适用期限延长到2026年底,全国层面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统一至15%……政策逐渐落地★★,积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★★★。截至10月31日★,“白名单★”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超3万亿元★。1—10月份★★,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降幅比1—9月份分别收窄1.3和1★.8个百分点,市场活跃度提升。
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机制,启动技能强企行动★,推动重大政策★、重大项目、重大生产力布局创造更多就业机会;多地积极探索建设★★“无废城市”★,提高废弃设备及消费品循环利用水平……围绕国家发展规划★、重大战略★,就业★★★、产业★★★、区域等政策协调配合,有效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,推动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。
政策“红包★★”持续转化为实体经济发展★★“红利★★”。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,10月★★,高技术制造业★★、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.9%、5.1%★。截至三季度末,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5★.75万亿元★★,同比增长25.1%。
财政政策用好空间★、优化工具组合,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领域财力保障——
数据显示,前十个月★★★,人民币贷款增加16★★★.52万亿元,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7★★.06万亿元,其中,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.69万亿元★★★。
江苏省无锡市入选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,已选取集成电路★★★、高端装备、高端纺织服装三个特色优势行业集中精力开展试点建设;四川省成都市入围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★★★,积极实施设备更新★★★、智改数转、绿色提质、安全生产四大行动……政策★★“撬动”各地因地制宜、竞相发力,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“以总规模高达12万亿元的一揽子化债方案为例,从过去的★★‘化债中发展’转向‘发展中化债’,为地方经济减负担、增动能,这是调控思路的创新。★★”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说,随着宏观调控理念与思路不断创新★★,我国宏观调控的前瞻性、针对性★★、有效性不断增强,能够更好把握政策力度、政策空间与调控效果★★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化解地方债务风险,政策有力。多项化债政策协同发力,2028年之前,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★.3万亿元大幅降至2.3万亿元★★,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★.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,不到原来的1/6,5年累计可节约地方利息支出6000亿元左右。与此同时,建立融资平台管理长效机制,优化金融政策安排★★,持续增强各地发债、管债、控债、化债能力,帮助地方畅通资金链条★★,增强发展动能。
“感谢保交房政策,房子不错,小区环境也很好★★。★★”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闽南院子项目迎来首批交付,领到新房钥匙的林先生笑逐颜开★★。在政策引导下,当地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,闽南院子项目获得银行信贷支持,缓解了开发企业资金压力,确保施工进度。
近日,湖南省财政厅、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★★、湖南省水利厅联合发布《关于明确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》★,明确水资源税收入按照省与市州★、财政省直管县25∶75的比例分享,市州本级与非财政省直管县分享比例由市州本级研究确定。今年,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全面实施,明确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★★,将有利于增加地方自主财力,为宏观政策落地、激发地方经济活力提供动能。
深入贯彻落实习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,围绕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★,近期一揽子财政货币政策密集出台,力道足★★★、靶向准★,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★★★。存量政策叠加增量政策★,政策效能持续释放,稳预期★★、强信心★、增干劲,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,为顺利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。
年内多次降准★★★、降息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★★;创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★★★,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;积极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★”……货币政策总量★、价格调节齐发力,为实体经济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。
习强调,★★★“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”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提出,“统筹推进财税、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,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。★”
今年以来,财政政策适度加力★★、提质增效,货币政策加大调控强度★,存量政策衔接增量政策接续发力★★★,非经济性政策和经济政策同向发力★★★、形成合力,守好实体经济根基★★,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提供有力支撑。
★★★“公司备货需求持续加大★★★,多亏有中国银行150万元的普惠金融信用类涉农贷款,让我们抓住了优质农产品需求回暖的市场机遇。★★★”深圳市和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建哲说。
自金融监管总局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以来,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积极行动,深入园区街道、走访工厂车间★★★,让低成本信贷资金更多更快更准地流向小微企业。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提出★★,“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★”。为贯彻落实这一要求,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实施。出台《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》等文件,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★;各地各部门围绕★★“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★★”加快科技体制改革,让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涌动汇集;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★★★,支持国内外机构合作创新……一系列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,注重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★★,推动形成更加科学的宏观调控★★、更加有效的政府治理★。